订阅
沈阳治疗射精障碍医院 https://myyk.fh21.com.cn/hd_22274/4006.html 广州疾控和病毒的对决已经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。 作者:今纶 11月8日,在很多人认为广州疫情并不明朗的时候,我发表了一篇文章《关于广州疫情,数据已经显示结局》,引起广泛传播,我在文中明确提出如下观点: “新增感染者人数没有指数级增长,虽然形势依然严峻,但是新增感染者数量在增速上已经被完全遏制住了。注意:我说的是增速,不是绝对数值。接下来,可能每日新增感染者人数还在相对高位,或者有波动,但是增速会继续放缓。 目前,广州疾控和病毒的对决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,广州疾控正在用一轮又一轮的凶猛进攻打掉病毒的传播链条,同时全力追阳。在未来一段时间,我们会发现感染者数量的增速慢慢趋向于零,然后再过一段时间,每日增量的绝对数量也开始下降,接着是存量下降”。 今天是11月20日,情况如何?一切正如我此前的预测。 我认为:广州人已经看到这一轮疫情防控的曙光,绝大部分广州人近期回到正常工作、生活状态只是时间问题,当然海珠区回到常态还需要更长的时间。 广州疾控和病毒的对决已经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。 为什么? 01感染者日增数量开始负增长 我们还是以数据来说话,所有数据来自广州市每天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。 第一组数据: 11月16日,广州新增8761例感染者。 11月17日,广州新增9244例感染者。 11月18日,广州新增8713例感染者。(比前一天少了531例) 11月19日,广州新增8434例感染者。(比前一天少了279例) 很明显,感染者的日增数量被完全控制住了,11月17日成了近期的高峰,18日比17日少了531例,19日又比17日少了279例。 这说明什么? 说明广州疾控与病毒的博弈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,正在穿行第三个阶段: 第一阶段,感染者日增数据快速增长。 第二阶段,感染者日增数据从指数级变为算数级增长。前者更快,后者只是绝对数据增加,增速慢了下来。 第三阶段,感染者日增数据和前一日相比不再增长,变为负增长,增速也变为负数。 这是11月17日-19日的数据告诉我们的事实。 而且,感染者数据主要还是来自于海珠区那几个片区。 广州感染者的日增数量会过万吗?恐怕不会。 三个原因: 各区都是严阵以待的状态,一有情况就快速处置,病毒大面积扩散的条件不存在。 海珠区的情况在得到改善,海珠区的感染者数量在快速下降。 海珠区封控片区的人口数量也在下降,因为隔离转送每天都在进行。 02多区已经具备复课条件 第二组数据: 我们来谈谈大家最关注的实时传播指数(Rt)。 11月19日的好消息是:广州6个区(白云、黄埔、花都、南沙、从化、增城)前期疫情传播链条已基本阻断,疫情进入收口巩固阶段,上述区域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。 这是各方盼望已久的好消息。 11月19日,广州疾控的说法是:番禺和荔湾的Rt连续8天下降,并且连续2天保持在1以下,分别是0.8和0.9;白云区也由此前的1.0降到了的0.9。 严格意义上讲,番禺、荔湾、白云已经具备复课条件,目前番禺已经宣布于21日复课。 黄埔的复课也具备相当的可能性,未来一两周大概率会发生。 11月20日,广州市教育局的表态是“花都、南沙、从化3个区中小学阶段学校继续正常开展线下教学,幼儿园正常返园;番禺区中小学阶段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、幼儿园有序返园,其他7个区中小学阶段学校暂缓返校”。 当然,只是“暂缓返校”,白云、黄埔、荔湾随时可能复课。 如果白云、黄埔、荔湾未来两周全部复课,意味着广州本轮抗疫战斗已经取得第一阶段的成果:11个区有7个区(除越秀、天河、海珠、增城之外)的孩子能正常上课,当然说明疾控的工作是在有序推进且有成果的。 事实上,这一趋势已经形成。 我们希望越秀、天河等区的Rt值尽快降到1以下,海珠恐怕还没那么快。 但其实海珠的Rt值也是值得欣慰的,11月19日,广州市疾控有关负责人表示,海珠区的实时传播指数(Rt)已经连续9天在1.5-1.7之间波动僵持。 Rt值的快速下降,并且被压制,说明广州的疫情防控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。 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:海珠区康鹭、大塘片区相邻区域先后出现了新的疫情聚集点,周边区域可能正面临高风险区外溢扩散压力,社区传播风险尚未阻断。 ▲大塘片区。图源:花城航拍 但从总体形势而言,可以明确的是:广州的本轮抗疫战斗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,病毒被围困在各区的高风险区,而且包围圈越缩越小。 形势很明朗了。 03广州疾控和市民都讲科学 广州当下难得的抗疫局面是怎么得来的?六个字:有经验、讲科学。 就“有经验”而言: 广州人不是第一次面对病毒作战,多年前已经击退过非典。 三年来,无论是初期的新冠病毒,还是后续的德尔塔、奥密克戎,广州疾控都和它们交过手,在白云、荔湾、海珠都有过“一定规模的战役”,白云、荔湾、海珠都有过一定规模的封控区,这是客观事实。 广州疾控在和病毒的多次博弈中其实是在不断成长,不断升级自己的“武器库”和反应速度的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底气,广州疾控才能在日增数千感染者的局面下,一边表示“形势严峻、复杂”,一边快速排兵布阵,把病毒的猖狂进攻打回去。 广州市民也是有经验的,所以这一轮基本不抢菜了,因为抢了也没用,第二天,超市、菜市场又满了。 ▲在广州图书馆门口散步的市民 就“讲科学”而言: 广州疾控一直在积极落实“动态清零”,并且执行精准防控。 每天几乎都有小区解封,当然,同时也有小区出现状况要升级风险等级,这就是动态管理。 对一些实行常态化防控的区域,人们生活基本不受影响,比如一些跑者经常挑人少的时段和地段去跑步,前提是做好防护。 在天河区是允许堂食的,而且一些露天的篮球场、运动场都是开放的,扫场所码,健康码是绿码即可进入运动,这些都符合疾控规定。 ▲市民在露天篮球场打球 广州这一轮抗击疫情的战斗堪称艰苦卓绝,但也探索出了模式,更练出了广州人的胆色。 我认识的很多广州人一方面对疫情防控积极配合,一方面也对病毒的传播速度、毒性有清晰的认识。 毕竟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都说了:“奥密克戎的致病力减弱,但传染性增强”。 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也表示“中国有能力最终驯服新型冠状病毒”。 04广州疫情最危险阶段已过去 最后,回答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——广州的疫情未来会如何发展? 各区的Rt值继续下降,日增感染者数量继续下降,后期会跌破1000,乃至跌破100,甚至只有个位数,同时,感染者的存量继续下降,大批感染者、确诊者在转阴后陆续离开方舱、医院。 各行政区会陆续复课,番禺之后应该是黄埔、白云、荔湾,接下来是越秀、天河、增城,最后是海珠区。 各区的堂食也会和复课同步。 趋势已经很明显,数据会说话,目前广州人还需要更多的坚持,还需要更多与病毒的艰苦博弈,毕竟,海珠区的新增感染者人数还在相对高位。 广州疫情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,后面还有挑战,但广州人与病毒的博弈已经由相持进入反攻了,意义完全不同。 ▲珠江新城 在广州日增感染者数量上升的那一段日子里,有朋友问我:“如果疫情严重,出现极端的情况,你会离开广州吗?” 我很简短且淡定地说:“不会,我永远相信广州”。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